
7月25日,为了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加深对中华诗词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教师发展工作室负责人范秀红老师组织部分师生在白云山的梅花谷开展“云山大课堂”研学系列活动之——“诗词对对碰”。
充足准备 精彩纷呈



活动前,老师们做了周密计划和组织,指导学生和家长对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白云山的地理和人文知识,复习了课内外积累的关于“梅花”的古诗词,鉴赏了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不媚世俗的高洁品质。通过“集体诵读”、“个人背诵”、“诗词对对碰”、“经典咏流传”、“飞花令”和“文学常识竞赛”等环节,在场的所有人享受了一场诗歌的盛宴。
欢声笑语 诗词相伴

本次活动的小主持落落大方,在场师生和家长全情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从孩子们对答如流的表现,成竹于胸的诗词展示,专注的眼神和如花的笑颜中,感受到他们对经典的热爱,对假期参加集体活动的欢喜。全场掌声不断,欢笑不断。
分享心得 干货满满


家长代表做心得分享,他们对附校重视练就学生传统文化“童子功”,家校一体,大手牵小手,共做经典传承人等理念非常赞同,感谢学校老师在暑假都还能组织孩子们参加这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张平老师通过古诗《寻隐者不遇》的鉴赏,介绍了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通过古诗词的“符码”,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通过想象建立与古人诗歌创作的链接。

范秀红老师做总结发言,介绍古诗词积累的方法:
1、“大手牵小手”,老师和家长陪伴孩子共同古诗词积累,让孩子不孤单。
2、诗词积累可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3、利用网络资源,央视经典的诗词类综艺节目学习古诗词。
4、多开展类似当日的诗词实操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多练兵。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孩子走出去,用脚丈量世界的长度,用心感受生活的温度。



本次活动将古诗词积累、体育锻炼、团队合作、劳动实践融合在一起,以“中华经典诗词”为媒,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习兴趣。在广阔的自然空间中,孩子们解放了思维,协调了大脑、眼睛、嘴巴和双手,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此次活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增进了亲子感情和同学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