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的要求,重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重视整本书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5月27日下午,在教师发展工作室负责人范秀红老师的大力推动下,我校在报告厅举办了语文教师“如何落实整本书阅读指导”校本培训活动,吴玉爱校长、张慧华校长助理及中小学语文教师参加活动。
教师分享
需要 喜欢 热爱——低语组代表李炜星老师

炜星老师结合小学低段的教学特点,从“何以必要”、“读些什么”、“如何开展”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策略。
李老师认为利用零星时间与寒暑假带领学生阅读非常关键,每天阅读15分钟,日积月累便会带来质的变化。因此,她督促班中学生利用早读前、午睡前阅读,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作出指导和阅读进度的调整。另外,还要对家长进行阅读指导,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如何购书。此外,还需要做好阅读的评价和测试工作,让家长和学生重视阅读。
李老师的分享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既有宏观的理论框架,又有生动鲜活的教学实例,让人获益匪浅。
整本书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高语组代表唐龄老师

唐龄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为大家介绍了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理论和“建构-整合理论”,并把这些理论的主要层次脉络通过图表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阅读理解教学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结构组织”。
她还联系教材和课堂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从导读先行、认识传统小说的魅力、整合单元资源系统教学“三步走”,六年级下册世界名著单元的教学则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储备,设计了理解监控、建立联系和推论等四个不同的阅读策略在课堂实施完成。
唐老师的分享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在座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范本。
阅读,跃读,悦读——中学语文组代表李丽娜老师

李丽娜老师从前期准备、实施过程、延伸拓展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并且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实用性强。
她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首先,教师阅读整本书是做好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关键。其次,师生共读是核心。师生共读如果实施得好,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等将有较大的改善。最后,生生悦读是阅读能力生成的延伸,老师可以用打卡阅读、批注上传等形式鼓励学生阅读,形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李老师的分享环环相扣,让“整本书阅读”有逻辑、分步骤的有序展开,十分精彩。
阅读经典 超越自我—— 中学语文组科组长吴冠仪老师

吴冠仪老师的分享分为“所思”和“所行”两个部分。“所思”部分主要为大家讲述了如何做到课外阅读的“六个化”,它们分别是:系列化、课程化、课内化、教学化、活动化、评价化。
吴老师指出,课外阅读特指课文外的阅读,但是课外阅读的起点应该从课堂开始,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认真对待读书活动设计,思考读什么、怎么读、如何推进。
在“所行”部分,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环境,还要做好阅读前后的跟踪对比,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促进阅读知识的内化和拓展。
吴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引人深思。
领导总结

张慧华校长助理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分享会,四位老师的分享都是从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令人获益匪浅。从几位老师的讲述,可以总结出几个要点:
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好的阅读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做有针对性的阅读推荐。
二是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设计好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通过打卡跟进等方式管理好阅读过程。
三是保证阅读时间,以布置阅读作业、压缩课堂时间等方法多方位助力学生阅读。
四是教师要不断开阔视野,将阅读指导与现实生活相关联,这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全校语文老师将会继续相互切磋,交流“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并把值得借鉴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各学段的衔接,使更多孩子受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写作水平,并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