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三尺讲台,展示课堂教学魅力。科组齐心,打开教研改革之门。”“云山群英汇”是广外附小教师自己的成长平台。它陪伴了一位又一位附小教师在教育的路上思考、探索;它引领了一位又一位附小青年教师在教育的路上学习,成长。

11月29日,第五届 “云山群英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如期在云山礼堂举行。本次比赛为方便全校教师参与及学习,开通了UMU互学扫码签到,并将每一位参赛教师的教案上传其中,同时启用留言评课功能。
本届群英汇共7个学科8位教师参赛。29日上午参赛的是高语、低语、数学、英语学科。30日上午参赛的是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今天我们看到附小的教师就是那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且看他们展示出的一场“科无定教”的盛会。


高语科组樊师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体现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教材语用巧妙结合。


低语科组彭文健老师的《秋天》一课,唯美的画面,有趣的识字游戏,朗朗的书声,气氛的渲染与孩子的年段特点紧密交织。


数学吴群星老师的《数字编码》注重思维牵引,知识拓宽,动手操作。本学科在用课堂本身讲述教师的职责——“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英语张春燕老师执教的《The Barbecue》,精彩的互动,让听说语感全面开启;精心的提问,让孩子的思辨表达能力有了更快的提高。


科学陈炜欣老师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以“趣”激学、创设情境,产生兴趣,激活思维,展现科学课堂的“魅力”。


美术倪林涛老师《我家的菜篮子》,课上围绕菜篮子进行了艺术的体验、展示与实践。教师的引导,孩子的作品无不让人为之称赞。当艺术走下殿堂融合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原来一只“菜篮子”浑身都是艺术。


陈红梅老师的音乐课《剪羊毛》,音韵优美,节奏有序的“杯子歌”声别具一格。我们更能感受到这节课带给孩子的是兴趣的激发,是合作的精神,是对音乐美的传递。


体育课练的是激情与速度?
不,曾晓宇老师的体育课形式多样,趣味性极高。体育课很累?
不,一堂课下来快乐得不曾觉得疲惫。
锻炼技能与力量更注重轻松和快乐,更提高体能和健康。这样的体育课有谁不爱?


各科科组长汇报
本次“云山群英汇”异彩纷呈。然而精彩并没有结束,课前研讨、课后反思。附小教师的常态工作,全部展现在了群英汇这个舞台上。其后的科组长汇报,组内人员答辩更是将比赛推向了高潮。

各科组组员进行答辩
以读引读、整合教材、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能力、思维、创意、态度……一个个专业词语不断闪现,一个个专业问题不断引领。你听:
这堂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你觉得这节课对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
在课堂上如何优化识字策略?
在提高实验探究有效性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
如何让体育项目课程与国家教育大纲相接洽,并让体质测试切实有效的完成?

校长助理张慧华宣布比赛结果

吴玉爱校长做活动总结发言
吴校长首先肯定了每个科组及参赛老师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同时以教师提升专业基本功;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反思性教学和批判性思维;教研立足于课堂以及解决课堂中实际问题等方面对全校教师提出要求与建议。
如果说赛课是看我们老师的外在素质、掌控课堂的技巧,那么组内的备课、打磨、研讨、现场的答辩就是看老师们的内在修养。内外结合的优秀是我们广外附小教师不懈的追求,今天它更成为我们广外附小教师的一张名片。这一场“群英汇”课型多样,这一场“群英汇”形式丰富,这一场“群英汇”与理念并肩,与时代为伍。不得不说教育真的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为此“做好教育”是我们附小为之奋斗的永恒目标!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的“云山群英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