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在唐朝,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中华五千年文明,诞生了无数的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大量作品,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被中秋节所吸引,让他们为之畅想,为之忧愁,为之癫狂……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至今尚能一窥古代中秋佳节的风俗,还有他们当时的心境。
为此,广外附中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中秋佳节期间,同学们和家人一起诵读关于中秋的诗词,或讲述关于中秋的由来、习俗。通过这些活动,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