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夯实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我校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现制定白云外国语小学第九届“云山群英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综合类学科专场)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加强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赛促研、以赛促训,有效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大赛领导小组
组长:方建军
副组长:朱传兵 黄哲昙
组员:唐龄、刘欣、综合类学科全体教师
评委:小学课程教学中心、部分学校名师团队
课堂实录、拍照、宣传:校办
音响控制、场地布置:后勤
三、大赛目的
(一)引导教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教材、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研一体化的教学格局,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综合改革。
(二)引导教师从单一课时的教案撰写,转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或大单元整体性、结构性的教学设计,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推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案例。
(三)搭建教师交流展示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我校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造就一批骨干教师,为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参赛对象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优良。
(二)全校艺体、科创、品德学科老师,均参加竞赛。
五、大赛学科
大赛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科学6个学科。
六、大赛内容
本次竞赛的内容为课堂教学(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七、大赛程序
1、比赛时间:
第十六周周三(2023年12月13日全天)
2、赛前准备:
时间 |
地点 |
相关事项 |
11月22日 |
大队部 |
通知赛课相关事宜 |
11月27日-12月11日 |
各办公室 |
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磨课 |
12月11日 |
教学处 |
各科组长收齐全体教师磨课稿 |
12月12日 |
大队部 |
抽签决定上课老师,授课班级由参赛教师自行确定 |
12月13日8:20-15:40 |
学校各功能室 |
赛课教师完成授课 |
12月15日 |
各学科组 |
参赛教师上交比赛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科组长上交科组集备记录 |
3、具体安排:
日期 |
具体时间 |
地点 |
上课学科 |
12月13日 |
8:20-9:00 |
礼堂 |
道法 |
9:10-9:50 |
音乐室 |
音乐 |
10:00-10:40 |
美术室 |
美术 |
10:50-11:30 |
科学室 |
科学 |
14:05-14:45 |
操场 |
体育 |
15:00-15:40 |
操场 |
体育 |
16:45 |
礼堂 |
总结 |
八、具体要求:
1、请全体参赛学科教师高度重视本次赛课活动,做好前期研课、认真赛课,做好赛后总结。
2、本次比赛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1)课程理念先进。能体现学科基本特性,能体现学科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准确。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能整合三维目标要求,突出年段教学目标;既有面向全体的最低要求,又有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
(3)课堂有温度,以生为本,思辨创新有深度,拓展延伸,学科融合。
3、赛课前各备课组要明确赛课要求,认真研讨、磨课,并通过本次活动,有效地促进全体教师处理教材、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积极努力推进有效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参赛教师自行确定授课班级并按时上交赛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
4、多听课,每位老师至少听2节,名师至少听3节,课程教学中心进行考勤。
5、全体老师参加下午总结会。
九、评价标准(见下表)
指标 |
权重 |
指标细则 |
等第与得分 |
A |
B |
C |
得分 |
专业理念与师德 |
10% |
1、教育理念 |
5 |
4 |
3 |
|
2、职业理解 |
5 |
4 |
3 |
专业知识 |
35% |
1.学生发展知识 |
15 |
13 |
11 |
|
2.学科知识 |
10 |
9 |
8 |
3.教育教学知识 |
10 |
9 |
8 |
专业能力 |
35% |
1.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 |
7 |
5 |
3 |
|
2.激励与评价 |
7 |
5 |
3 |
3.沟通与合作 |
7 |
5 |
3 |
4.反思与自我发展 |
7 |
5 |
3 |
5.专业技能 |
7 |
5 |
3 |
基本素养 |
20% |
1.精神面貌、仪容仪表 |
6 |
5 |
3 |
|
2.语言文字表达 |
7 |
5 |
3 |
3.通识性知识 |
7 |
5 |
3 |
总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