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0年6月16日下午,广外附小高语组召开全组教研主题活动。首先杨洁老师布置了高语组的工作任务,重点强调接下来的教研、教学安排和期末复习工作。
接着邀请了今年三月参加广州市电视课堂录制工作的三名教师:宋新蕾、邹佳枫、张莹莹进行经验介绍,把目前教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切实提高高语组的教科研能力,提高高语组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位老师分别作了精彩的经验交流:
宋新蕾老师:
一.备课时需要紧紧围绕目标,查找大量的资料,阅读相关内容,寻找灵感;
二.将所讲的每一句话写出来,自己反复练习,多次删改会发现,语言越来越凝练,越来越准确;(《红楼春趣》)
三.注重情境的创设,例如在讲古诗时,引导学生讲所看到的的画面描述出来取代直译诗句。对于古诗的诵读,有时你觉得你会读了,但是其实读的并不好,找到专业朗诵的音频去学习,或者直接选用这样的的朗诵带领学生去读,在读中感悟;
四.方法的归纳和指导:电视课堂和清华附小的同上一堂课都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引领: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写字认字的方法,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等。
五.尝试结合热点。

宋欣蕾老师分享
张莹莹老师分享了录制广州电视课堂的心得和体会。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进行总结。
一.研读文本,钻研教材。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要充分研读文本,钻研教材。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古诗的社会背景。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都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切实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
二.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教师要重视古诗的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的练习,重视用朗读来感染同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张莹莹老师分享
三.反复磨练,力求完美。
我们要上好一节课,要不断地修改教案,不断地试讲,打磨,呈现给学生的课堂要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邹佳枫老师:主要结合课例——《草船借箭》(第三课时)的前后设计,带领老师们通过关注从初稿到定稿所作的修改,来了解市以及区教研院站在教研前沿,对于改编后的教材的认识和教学上的新要求。

邹佳枫老师分享

会议最后,高语组科组长进行了总结,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高语组要打造高效教研,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整个会议气氛热烈,大家积极交流,讨论,如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地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