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先祖、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请全体师生在节假日期间践行绿色文明的祭祀新风,注意安全,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携手共建和谐家园。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放假时间:2025年4月4日—6日,共3天。
安全提醒
一、文明祭祀,注意防火
清明祭祖期间,要做到文明祭祀,遵守祭祀场所的有关规定,不野外生火、不燃放烟花爆竹;外出游玩时要注意熟悉场所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如遇火情有序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掌握正确逃生方法;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或报告大人,牢记各种报警和急救电话,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

二、防溺水
清明时节,气温回升,务必增强防范溺水安全意识,做到:(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下溪、河、圳、沟、水库、水坑、山围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7)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险情时:(1)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三、交通出行安全
清明放假期间,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横过马路要左右看并走斑马线,右侧通行,不要在马路上奔跑和玩耍,不横跨护栏。
不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自行车,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拒绝乘坐无牌、无证、黑车、“五类车”等非法营运车辆,确保出行安全。

四、居家安全
不要在飘窗或阳台玩耍,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或是栏杆外,不要高空抛物,不到天台、楼顶玩耍。
不要触碰带电的物体,包括电线、插座等,不要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电源等,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正确使用网络,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沉迷网络游戏等。

五、注意饮食安全,防范疾病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野外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野外不熟悉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食物中毒。假期期间要合理、规律膳食,不暴饮暴食。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就餐。
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要注意勤洗手、多锻炼身体,提前接种疫苗;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等物品。

六、增强法治安全意识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安全意识,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分子的引诱,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防止黄、赌、毒的侵害;不进营业性网吧和不健康娱乐场所。

七、关注心理健康
学会情绪管理,注意心理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多看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感到情绪波动强烈时,可寻求家长、老师或者心理服务机构等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