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平安开学季,预防春季传染病
冬春换季之际,乍暖还寒
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
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
因此,春季开学
要注意做好防护
远离以下传染病
温馨提醒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迅速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同时,随着气温转暖,传染病也逐渐进入高发期。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呼吸道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主要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3、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4、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环境密闭、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等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二、流感

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常见于什么季节发生
流感常于冬、春季节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流感的症状
患有流感时,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3-4天,有全身疼痛,以头痛最为明显,并且疼痛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流鼻涕、鼻塞、咽喉疼痛、咳嗽,还可以发展为气管炎、肺炎、心包炎、脑炎和急性心肌炎等,严重者会威胁生命。
4、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首先要接种流感疫苗,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其次是保持安全距离,如果距离患者1米以上的距离,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只能溅到约70厘米远,这样带病毒的飞沫就不会溅到眼睛和鼻子,从而避免了感染的发生。
第三是常洗手,不用手揉鼻子和挖鼻孔,以免病毒通过这些不良习惯进入呼吸系统。
第四,居室和住所勤通风。通风可以使污染的空气稀释,排出,让新鲜干净的空气流进来,不让病毒有存在的空间。
第五,大量喝水。大量喝水能使人的口腔及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有效地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第六,增强身体锻炼和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营养以蛋白质丰富和富含维生素C、E的食品为主,如菜花、黄瓜、小白菜、鲜枣、生梨、柚子及谷类食物和坚果等。
另外,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或举办集会。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的防止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三、水痘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易感者(未得过水痘也未接种水痘疫苗者)接触病人后绝大多数会被感染,聚集性疫情易发生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单位。水痘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或吸入急性水痘或带状疱疹感染者水疱内的液体而感染。
感染后表现为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皮疹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少见。
预防措施
1、远离病源:水痘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尽可能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为了避免感染水痘,在平时需要注重自身健康,做好隔离工作。
2、定期消毒:去公共场所、使用公共物品后需要注意做好物品消毒。
3、注射预防针:可以到社区医院注射水痘预防针,通过注射预防针能够降低自身感染水痘的风险率,使身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除以上注意事项外,在平时还需要饮食搭配,提高免疫能力等。
四、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排毒时间长、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其传播途径多样,吃、喝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都可能中招。中招后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预防措施
1、做好饭前便后洗手;
2、处理食物要彻底洗干净,必须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3、不喝生水;远离呕吐物。
五、传染病防治须知

冬春季是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维护广大师生健康,提出以下温馨提示:
学生应该做什么?
1、“防”: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
2、“报”:出现身体不舒服,立即告诉老师和家长;
3、“养”:患病后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家长应该做什么?
1、“防”: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2、“查”: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3、“报”:因病缺勤及患病需把原因报告班主任;
4、“养”:让患儿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家长们除了向孩子普及以上防病技能外,还应以身作则,帮助和带动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健康管理措施,用实际行动维护家人的身体健康!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们身体棒棒,活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