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附属中小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入口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园动态 | 教师风采 | 德育之窗 | 教学科研 | 生活视窗 | 党群工作 | 学生活动 | 招生招聘 | 校友会 
  教学科研
 课例展示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处 
 学校特色 
 教研室 
  最近更新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教学研究>>正文

小高语文科组优秀课例——《花的勇气》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点击数:

小高语文科组优秀课例

课题

授课者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花的勇气》

肖慧兰

214.03.25

四(1)

学习目标:

1、根据学习提示,自学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2、联系上下文初步感受作者在这一事件中的心情变化,并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挖掘,领会作者的蕴意和语言的精妙。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生命的意味在于要勇敢面对风风雨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体会作者由物及情的变化,并能升华自己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出示“勇气”,在你看来什么时候最需要勇气?那么花的勇气又表现在哪儿呢?让我们走进《花的勇气》。

二、借助提示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看看课文的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带着阅读提示的几个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

3、 认读生字词。

4、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渡:请找出作者直接描写花的勇气的句子并读一读,是不是作者一开始就有这种感受呢?

5、交流:作者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怦然一震”?

三、聚焦词句品解花语

过渡:本文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文句相当优美,你喜欢哪些词句呢?请找出来与同学分享。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相机指导朗读,揭示中心)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四、勇气相关事例交流(先组内后全班)

过渡:除了文中的花儿,你认为还有哪此事物和人同样具有勇气呢?

五、读歌德名句及《勇气》诗歌,结课。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在心里种下坚强的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勇敢面对今后的风风雨雨,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教学的难点是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此课时,首先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初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交流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等,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品读赏析,与伙伴们进行交流探讨,感受本文语言之美,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教学时特别注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课文的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事物及人,如梅花、苍松、竹子、小草等,谈谈它们身上所具有的勇气。听着那富有诗意的语言,感受着学生飞扬的心神、激情的朗读,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这堂课应该是每个孩子心目中印象较深的一节课,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这节课也有好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靡”的读音;抗日时期的中国军队应称为“八路军”等告诉我今后备课应该更细致些,不能想当然。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作为老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备课组长

评议

教学设计环节简单,具逻辑性,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注重课内外资源整合。课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广,文本理解到位且充满个性。细节决定成败,希今后更注意细节。

科组长

评议

此节课设计合理,重点突显,难点突破,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教师引得恰到好处,整堂课一气呵成,这足以体现了老师的精心准备,好课一节,值得学习。

上一条:小高语文科组优秀课例——《全神贯注》
下一条:小高语文科组优秀课例——《鲁宾孙漂流记》

关闭

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510420  | 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外国语中小学

粤ICP备15042637号| 电话:36205109 | Email:36205109@163.com | 网站维护: 白云外国语中小学总务处